English

商业书评是否该退出书评市场?

1998-03-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元 尚 我有话说

图书的流通、阅读,产生着书评,同时也需要书评,书评对于图书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曾经有一段时间,书评备受冷落。是什么冷落了书评?简而言之,是市场。随着近年图书市场的火爆,随着图书炒作的盛行,随着各种大小报刊传媒的积极介入,书评获得了一次勃兴的机会,并成为图书市场上一个引人注目的景观。不仅报刊读书专版连篇累牍地刊载大块或小块的书评文章,甚至连生活版面也参加进来设个栏目过把书评瘾,一时间书评从匮乏步入繁荣。然而,面对这样的“繁荣”,一些读者和有关传媒又表示出某种困惑和忧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书评有沦为图书促销包装的危险。可以很不客气地说,书评的复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图书炒作的需要,或者说是被图书炒作所利用。另外一部分则产生于书评市场的过度需求导致的粗糙品。

在北京东单街头的报栏前,一位接受采访的中年读者直言不讳地谈了他对当前书评的不满和意见。他指着报栏中一份大报的书评版面说:“就拿眼前这个书评版做个例子,它很能代表一种书评的趋势。严肃地讲,这根本不是一个书评版,而是一个图书软广告。唯一的一篇不像书评广告的文章,写的又曲折隐晦,看不懂它在说什么。”这位读者颇为激动地表示,“依我看今天的书评市场应该先冷下去,冷到零度以下,重新考虑它的定位”。听到我们谈话的一位青年读者,此时忍不住插话,他反对把书评市场贬得一钱不值,认为“书评市场应该在保持火爆趋势的前提下调整定位”。在此接受采访的几位读者均表示,目前的书评,除去软广告性质的,主要毛病是缺乏批评动力,包括一些很有名气的文化人写的书评,太意气用事,太小情调化。一位退休老教师说:“今天的书评,就水平说基本上相当于学生的读后感,有的文章的作者可能根本没读过所评的书,这是极不严肃的。”

在北京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笔者采访了几位青年学子,他们对眼下书评市场的看法可以说颇具代表性。某高校图书馆系的一位研究生认为:“现在的书评,从总体上给人一种是在玩书评的感觉。媒介中能保持书评本色的报刊版面实在太少。”一位中文系的学生说:“现在的书评,妄加议论的成分太多,因而有背离书评实事求是的本色的危险。”他们一致表示,商业化书评对书评市场是一股瓦解的力量。针对书评市场的实际状况,他们建议把商业炒作性的书评文章交由广告部门做广告处理,使书评真正规范起来。当然,真的这样操作起来,肯定会遇到现实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但从书评市场健康长久的发展来看,又不失为有益的一招。

书评的质量除了与作者有直接关系外,还与书评目前的处境有关。图书市场的火爆带动了书评市场的繁荣,而书评方面的人才却跟不上。书评的迅速升温,在书评的市场需求和创作之间出现不小的空当。为着图书促销,匆忙地读,匆忙地评,还算是好的现象;稀里糊涂地读,稀里糊涂地评竟也成了常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商业化书评骤增,因为它有明确的操作模式和明确的经济效益。从大多数的报刊书评版面的实际情况看,新闻性与商业性的结合成了书评市场的一大特色。

书评市场需要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目前媒体在参与书评方面的一些做法是可以得到同情和理解的,但是使书评日益商业化的做法,却是应该及早终结的。一个成熟的书评市场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最起码也应在商业性书评与导读性书评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近年《中华工商时报·文化副刊》在追求书评品位方面做出了努力。他们提出的“书评应注重品位,注重文化意蕴”,可以说代表了书评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文化市场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书评市场也应是多元化,它不应只倾向于商业化一边,对于不同的媒体,书评有不同的方向,品位的,文化品,知识的,趣味的等等。随着读书热的到来,形成一个新的书评市场将成为一种趋势,那种以推销图书为目的的书评,将会被定位于一个适当的位置之上,成为一个适度的“保留节目”。一些书业方面的人士强调,商业性的新书评介还是应该有的,因为图书运作周期的加快,“炒作”仍势所难免,但他们也反对书评的全面炒作化。就目前书评市场上学术类,特别是社科、自然科学类的书评比例不足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的负责人呼吁:“许多很有分量高质量的学术著作,目前见不到相应的书评,这不利于学术著作的传播,学术著作书评缺乏的现象,应该尽快改变。”这无疑应引起书评界与媒体的重视。

我们期待着在新的一年里,书评市场能把成熟和繁荣同时呈现在读者面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